2019/10/28 14:12:32
摘自大連日報
本報訊(記者盧海軍)日前,隨著大連藝術品保稅展示中心的成立,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119項試驗任務全部完成。這標志著大連片區成為全國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中率先完成試驗任務的自貿片區。2項創新經驗入選國務院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2項東北振興國企改革經驗做法被商務部列為新一批全國最佳實踐案例。
國家總體方案中賦予遼寧自貿試驗區123項改革試驗任務,其中涉及大連片區119項任務。圍繞這些重點試驗任務,大連市自貿辦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會同大連片區管委會制定了《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實施方案和三年滾動工作計劃及任務分解臺賬》,層層分解國家、省、地方試點任務,明確職責分工、理清層次脈絡、建立報送機制、動態監控各項任務落實情況。針對一些重點難點任務,大連自貿片區“把脈問診”“定向施策”,逐項破解任務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難點,累計出臺257項政策措施,推動任務落地實施,確保大連片區119項試點任務提前半年完成。在推進試點任務落實的實踐中,大連自貿片區在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助力老工業基地振興、深化對外開放合作等領域都取得了積極成果。
制度創新是大連片區始終堅持的第一要務,注重創新成色、提升試驗質量更是大連片區的改革遵循。掛牌以來,大連片區在政府管理方式、投資管理制度、貿易監管制度、金融制度和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創新探索,共總結出237項制度創新事項,經第三方評估形成創新案例82項,其中66項上報省政府,22項上報商務部。39項制度創新經驗在全省推廣,占省內復制推廣經驗總數的38%。其中,“保稅混礦”“進境糧食全流程監管”入選國務院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
大連自貿片區集聚了港口、國際物流、集疏運體系、城市功能、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核心要素,圍繞港口經濟和投資貿易便利化這一重點領域,大連片區組織口岸部門集體發力,向縱深探索改革,向“系統集成”轉換,聯手推出了55項貿易便利化創新舉措,形成保稅混礦、進境糧食全流程監管、服務貿易在線退稅等20余項“首創性”制度創新經驗?!氨6惢煊?、離岸直供”業務在大連片區啟動,打通了從原料進口到成品燃油供船的全鏈條流程;在復制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3.0版基礎上,新增跨境班列申報、海運中轉等9項功能;推出“國際水產品中轉監管新模式”,實現“源頭可追溯、監管可控制、流向可追蹤、質量有保證”,吸引更多國際中轉業務落戶大窯灣口岸。海關、海事、邊檢合力推進“三互”通關,大連口岸整體通關時間平均80.42小時,比2017年壓縮33.34%;其中,出口通關時間8.13小時,較2017年壓縮52.79%。研發推出全國首個智能出口退稅平臺,退稅提速47%;全國首創的“委托律所規范集中登記管理”機制,使企業可以方便地集中登記;全國率先發布商事主體資格和經營資格分離改革標準《主體資格行政確認規范》,使大連自貿片區證照分離改革走上了注重“依法、秩序和效率”的標準化軌道等。
在推動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方面,大連自貿片區制定了《大連片區金融創新工作方案》,協調大連金融系統落地16項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措施,優化片區金融機構審批流程,推出跨境電商貿易融資便利化10項措施,打造“多途助貸”新模式。上線全國首個“自貿金融在線服務平臺”,實現政務平臺與金融平臺數據直聯互通。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保稅交割業務全面啟動。中石油大連保稅庫獲批國內原油期貨指定交割庫,并完成全國首船交割。銀行系統推出“大宗商品跨境融資服務新模式”,設立全國唯一船舶航運專業性融資中心,打造了“通港達”供應鏈融資服務,豐富了港口融資模式等。
在今年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中,對于遼寧等自貿試驗區的特色任務創新給予充分肯定。其中以大連片區的“大連港集團探索國內集裝箱碼頭股權整合的新路徑”和“大連冰山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兩個國有企業的改革創新舉措為例,說明自貿試驗區對國有企業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起到的推動作用。這足以見證了大連片區在特色任務改革試驗中貢獻出的“大連經驗”。